亲欧盟利用空档!欧预赛实时报告令人震惊的平博体育英国反对党工党女议员Jo Cox在其选区被袭击后死亡。受此事件影响,英国“退欧”和“留欧”宣传组织随后都暂停了当日的造势活动。但是,最新的英国《金融时报》的退欧民调追踪结果显示,退欧派(48%)占比依然比留欧派(43%)高5个百分点。 摘要利用空档!欧预赛实时报告令人震惊:
海外经济:美联储6月不加息,英国退欧民调领先。
本月FOMC会议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下调GDP、上调通胀预测,滞胀风险升温,下调长期加息预测。之后耶伦的发言整体偏“鸽”派,市场加息预期大幅延后。当前期货市场显示,7月加息概率仅为7%,9月为24%,12月也低于50%,意味着年内加息或泡汤。
欧盟的英国反对党工党女议员Jo Cox在其选区被袭击后死亡。受此事件影响,英国“退欧”和“留欧”宣传组织随后都暂停了当日的造势活动。但是,最新的英国《金融时报》的退欧民调追踪结果显示,退欧派(48%)占比依然比留欧派(43%)高5个百分点。
国内经济:经济压力仍大,通胀短期回落,货币融资下降
经济压力仍大。5月经济依然疲弱,生产缓中趋稳,需求全面下滑。从生产看,工业增速走平为6%,印证制造业PMI短期走平、发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增速回升。从需求看,出口跌幅扩大,外需依然疲弱;内需中消费增速微降,必需品增速平稳,可选品中仅汽车一枝独秀;投资增速继续下滑至7.5%,其中制造业创历史新低,房地产高位回落,基建稳定在20%高位,但独木难支,而民间投资增速创新低至1%,显示经济内生动力不足。预测2季度GDP同比增速短期走平为6.7%,下半年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通胀短期回落。5月CPI同比增速回落至2 %,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下降,环比增速-0.5%,主因菜价环、同比增速均大降,但猪价同比仍高、油价继续上调。食品类价格同比降至5.9%,主因鲜菜价格大降,非食品价格同比持平为1.1%。6月以来食品价格环比下滑,预测6月CPI食品价格环降0.5%,CPI稳定在2%。5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8%,环比0.5%。尽管黑色金属、油气开采价格环比涨幅缩小,但石油加工涨幅扩大,煤炭采选止跌回升。6月钢价大幅下跌,但煤价、油价继续上涨,预测6月PPI环降0.1%,6月PPI同比降幅缩窄至-2.5%。进入夏季以后,菜价季节性下跌有望消退,而油价上调意味着非食品价格趋涨,未来通胀整体仍有望保持稳定。
货币融资下降。5月新增社融总量仅6599亿,同比少增达5763亿。其中对实体贷款新增9374亿,同比多增864亿,居民房贷增长依然显著。但在票据监管加强和企业债违约风险加剧背景下,未贴现汇票和企业债融资大幅跳水。5月M2增速降至11.8%,货币融资回落,意味着下半年经济下行风险增加。但上周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均发表文章,称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宽货币不会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稳健仍是货币政策最佳选择。
国内政策:推进简政放权,降低企业成本。上周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宣布失效一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不利于办事创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性文件,以推进简政放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经济发展。会议同时还部署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降低企业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会议确定,清理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中需缴纳的各类保证金;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在工程建设领域新设保证金项目;转变保证金缴纳方式;规范保证金管理。
以下是正文:
一、海外经济:美联储6月不加息,英国退欧民调领先
1.1.美联储6月不加息,年内加息或泡汤
美联储6月不加息。本月会议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下调GDP、上调通胀预测,滞胀风险升温,下调长期加息预测。之后耶伦的发言整体偏“鸽”派,市场加息预期大幅延后。当前期货市场显示,7月加息概率仅为7%,9月为24%,12月概率也低于50%,意味着年内加息或泡汤。
美联储鹰派官员转鸽派。圣路易斯联储主席Bullard(拥有投票权)突然鹰转鸽,利用空档!欧预赛实时报告令人震惊他表示,到2018年前美国经济将保持低增长率,只需要加息一次。而在6月初,布拉德还表示并没有对美国经济失去信心,当时称劳动力市场数据的趋势显示就业市场仍“十分强劲”。他上周五表示,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影响,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GDP增速有望保持在约2%水平、失业率在4.7%、通胀很可能稳定在2%左右。
1.2.英国退欧派民调依然领先
最新民调显示退欧派依然领先。亲欧盟的英国反对党工党女议员Jo Cox在其选区被袭击后死亡。受此事件影响,英国“退欧”和“留欧”宣传组织随后都暂停了当日的造势活动。但是,最新的英国《金融时报》的退欧民调追踪结果显示,退欧派(48%)占比依然比留欧派(43%)高5个百分点。
二、5月数据解读:经济压力仍大,通胀短期回落
2.1. 通胀:通胀短期回落,PPI继续改善
5月CPI同比上涨2.0%。5月CPI同比2.0%,相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下降,环比下降0.5%,主因菜价环、同比增速均大降,但猪价同比仍高、油价上调。食品价格同比降至5.9%,非食品同比持平1.1%。
5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从上月7.4%降至5.9%,主因鲜菜价格大幅回落。随着应季鲜菜上市,市场供应逐步增加,鲜菜价格趋于正常。5月鲜菜价格环比-21.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64个百分点。从同比来看,鲜菜价格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2个百分点,对CPI的影响也从上月的0.56个百分点回落至0.14个百分点。从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旬报监测看,部分鲜菜价格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三成。
猪肉价格仍在上涨,对CPI上涨贡献依然较大。5月份畜肉类价格同比上涨20.8%,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88个百分点,其中猪价同比上涨33.6%,环比2.3%,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77个百分点。由于前期猪价长时间低迷,养猪户积极性受挫,导致生猪存栏下降,产能处于近年低位,市场供应偏紧,短期仍是通胀上行的主要驱动。
其它食品价格变动较小,对CPI波动影响较弱。5月份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4.9%,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09个百分点;粮食价格同比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同比下降7.6%,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
5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 %,与上月持平。其中,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居住、衣着、教育文化和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分别为3.5%、2.2%、1.6%、1.5%、1.2%、0.6%;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6%。5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两次上调,汽油、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7%和3.8%,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6个百分点。
6月通胀或保持平稳。进入6月菜价基本止跌,猪价则仍在上涨,食品价格降幅收窄,但4月底以来油价四次上调或驱动非食品价格稳中有升,6月CPI或稳定在2.0%。
5月PPI同比下降2.8%,较上月-3.4%降幅继续缩窄,环比上涨0.5%。尽管黑色金属、油气开采价格环比涨幅缩小,但石油加工涨幅扩大,煤炭采选止跌回升。分行业看,油气开采、石油加工、煤炭、有色、化学依然是PPI的重要拖累,价格同比分别为-21.5%、-15.6%、-10.2%、-7.7%和-5.4%,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1.7个百分点,占PPI总降幅的60%左右。
6月PPI继续改善。6月以来煤价、钢价小幅上行,且5月以来的三次油价上调会在6月集中体现,预测6月PPI环比微升0.1%,同比降幅缩窄至-2.5%。
2.2.工业:工业缓中趋稳,产量涨跌互现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走平。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0%,较4月走平,与市场预期持平。而5月工业增加值季调环比增速为0.45%,虽较4月微幅回升,但创下11年以来同期新低,印证5月全国制造业PMI短期走平、在历年同期中仍处偏低水平。5月工业增速缓中趋稳,指向工业生产总体稳定,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速小幅回升,高技术产业(11.5%)和装备制造业(8.5%)增加值增速也都较上月提升,而采矿(-2.3%)和高耗能(-5.9%)等传统行业增速继续回落。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工业增速自15年以来首次转正。
5月各行业增加值增速:下游普遍回落、中游涨多跌少、上游继续下滑。下游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因低基数反弹,农副食品加工、食品、纺织、汽车增速均回落。中游加工组装行业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器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增加值增速均上升。中游原材料行业中,电力热力、化学原料及制品、橡胶塑料、有色金属增加值增速升,非金属矿、钢铁增速降。上游采矿业增速继续下滑。
5月主要工业品日均产量增速涨跌互现。5月发电量同比增速0%,较4月回升,而工业用电量增速也小幅回升,印证工业生产总体稳定。但发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增速(回升)与六大电厂电力耗煤增速(跌幅扩大)走势背离,令人费解。分行业看,偏上游的原油加工量增速回落并转负;中游粗钢、水泥产量增速略回升,而乙烯、有色金属产量增速均回落;下游汽车产量增速继续下滑。
预测6月工业增速或回升至6.1%。5月工业增速短期走平,6月以来电力耗煤增速明显回升,预示工业增速缓中趋稳。预测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小幅回升至6.1%。
经济下行风险升温,2季度GDP或走平为6.7%。从生产看,5月工业生产缓中趋稳,6月发电耗煤降幅收窄预示工业增速有望反弹。而从需求看,5月出口跌幅扩大、外需进一步回落,内需中消费增速缓中趋降,而投资增速仍在下滑,尤其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均失速下滑、创历史新低,仅靠基建投资托底。这意味着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升温,预测2季度GDP同比增速或短期走平为6.7%,下半年GDP仍有下行压力。
2.3. 投资:投资大幅下滑,基建独木难支
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制造业大跌,地产续降,基建稳定。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7.5%,较4月的10.1%大幅下滑。三大类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其中,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令制造业投资增速创历史新低,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高位回落,基建投资仍在20%左右,但独木难支。
5月民间投资增速、占比均失速下滑。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由4月的4.3%降至1.0%,再创历史新低,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差距也继续拉大。而1-5月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再创新低,显示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一方面近年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滑,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利润增速大降,令投资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开放力度仍显不足,阻碍或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
5月中央、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均下滑。5月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速从4月的25.1%大跌至11.2%,地方项目投资同比增速从4月的9.5%小幅下滑至7.3%。
1-5月投资资金来源增速小幅下滑。5月底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回落至7.9%。分项资金来源增速涨跌互现: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速21.4%、自筹资金增速1.0%,均回落;国内贷款增速13.7%、利用外资增速-18.5%,均回升。
5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创新低,主因产能过剩需求不足。5月制造业投资增速1.3%,创03年以来新低。5月全国制造业PMI虽短期走平,但需求仍在下滑、生产创同期新低,均指向制造业景气依然不佳。16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5月再创新低,主要缘于产能过剩矛盾依然凸显,1-5月五大高耗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5%。化解产能过剩之路依然漫漫。
5月制造业分行业投资增速涨少跌多。分行业看,偏上游原材料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投资增速微升,但非金属矿增速回落;偏中游加工组装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投资增速均下滑;偏下游的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大幅下滑。
5月采矿业投资跌幅扩大,电力热力投资增速高位回落。采矿业投资增速-16.4%,较4月底跌幅扩大。公用事业中,电力热力的投资增速从4月底26.1%的高位回落至24.4%。
5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5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回落至6.5%,其中,住宅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回落至7.9%,非住宅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回落至3.5%。5月地产投资同比增速继续回落,缘于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大幅回落并由正转负、新开工面积增速继续下滑。
5月地产销量增速见顶回落,但库存状况持续改善。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24.2%,较4月44.1%的高位近乎“腰斩”,主要缘于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和前期一线城市限购政策令需求走弱。而5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速继续下滑至9.9%,商品房面积库存销售比(待售面积/近三个月销售面积均值)降至5.9、低于过去2年同期,都表明地产库存持续去化。
5月基建投资增速仍在高位,但独木难支。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19.8%,虽小幅回落但仍处20%左右高位,而累计增速19.8%则较4月微升。今年以来,稳增长政策措施不断落地,对基建投资增长形成较强有力的支撑,令基建投资持续高增,但仅凭基建投资难以扭转投资增速整体回落的趋势。
1-5月服务业投资增速普遍下滑。1-5月服务业投资,教育(23.2%)、卫生和社会工作(25.8%)、文化体育娱乐(11.6%)增速均较上月下滑。但服务业投资增速不仅增速远高于第二产业,其占比57.4%也仍在上升。服务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抓手,仍需打破管制,鼓励民资进入,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预测投资增速短期回升,长期趋降。展望未来,去产能将导致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人口红利消失大背景下地产投资长期趋降,而稳增刺激或令基建投资大幅走高,但持续性存疑。我们下调全年投资增速预测从10%至8%,全年地产投资增速预测从10%到6%。
2.4. 消费:消费稳中趋降,汽车一枝独秀
消费增速微幅回落。5月社消名义增速10.0%,限额以上增速6.5%,均较上月回落,社消实际增速微幅回升至9.7%。16年5月社消零售名义增速和限额以上增速分别较4月回落0.1和0.2个百分点,社消实际增速回升0.4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趋势未变。按经营所在地分,5月城镇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回落至9.9%,乡村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回落至10.7%,乡村消费增速继续快于城镇。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同比增速回落至10.9%,商品零售增速持平至9.9%,餐饮增速继续高于商品零售。前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8089亿元,同比依然高增27.7%。
必需品消费整体平稳。受季节性和基数因素影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消费增速微降至11.1%,服装回落至5.9%,日用品类微升至12.8%,整体保持平稳。
装潢领跑石油殿后。可选品中汽车消费增速大幅回升,基数效应令通讯器材、石油制品继续回落,受地产销售降温影响,建筑装潢、家具、家电等增速均回落。5月汽车消费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至8.6%,比上月回升3.5个百分点,对消费增长构成重要支撑。受高基数影响,5月通讯器材同比增速继续回落至9.4%,石油及制品增速继续下滑至-4.5%。5月体育娱乐用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9%,中西药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4.4%,显示消费仍在升级。
受高基数和前期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影响,5月地产销量同比增速高位回落。与地产相关的产品消费增速均有下降。5月家电音像类零售同比增速从4月的9.1%大幅回落至0.7%(部分与基数有关),家具类回落至15.1%,建筑装潢类回落至16.8%。
2.5. 外贸:出口降幅扩大,进口降幅收窄
出口降幅小幅扩大。5月我国外贸出口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下降-4.1%,降幅小幅扩大,主因全球经济维持疲弱,外需低迷拖累出口,同时基数有所回升。
出口降幅扩大源于外需进一步回落。5月多数经济体需求回落,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12.0%、欧盟-2.1%、香港-4.4%、韩国-6.9%,降幅扩大,对东盟出口增长3.1%,增速回落。惟对日本(-5.6%)出口跌幅收窄、对印度(11.9%)增速有所回升。
加工贸易略有改善,其他类型出口增速有所下滑。5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同比降幅由-13.7%小幅收窄至-12.9%,一般贸易、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均由正转负,分别下降-1.1%和-1.7%,高新技术产品同比降幅由-5.3%扩大至-8.5%。各类型出口增速下滑的趋势仍未有显著改观,显示全球经济疲弱导致贸易增长乏力,出口产品部门仍需着力转型升级。
内需有所改善。5月进口同比-0.4%,跌幅较4月的-10.9%大幅缩窄,主因内需有所改善,原油、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大幅增加;同时也反映原油价格持续回升以及基数较低的影响。自香港进口激增,部分反映资金流出风险。
具体来看,5月原油进口数量同比大幅增长38.7%,铁矿石、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同比增速也分别达到22.4%和18.6%,大豆进口同比增长25.0%。大宗商品进口数量的高增长显示内需有所改善。5月原油价格继续回升,令原油进口金额同比跌幅由-28.3%大幅收窄至-5.8%,5月铁矿石、铜等价格下滑,但由于进口数量大增,进口金额增速仍显著回升。
自香港进口激增,反映资金流出风险。5月内地自香港进口同比激增243%,再创进口增速纪录;但对比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对内地出口数据,我们发现自15年10月以来,两者之间的差异即持续扩大;而历史上内地自港进口亦呈现随CNH——CHY汇差波动的趋势,显示自港进口数据与资本流动趋势高度相关。5月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离岸在岸汇差扩大,导致热钱借道贸易项目持续流出,自香港进口金额达24.8亿美元;而此前2年同月进口额仅分别为7.2亿美元和8.3亿美元。
综合来看,5月自香港进口激增反映美联储加息预期下年内仍存在资金流出风险,该因素导致5月进口增速上升约1.1个百分点。
顺差扩大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趋稳。5月外贸顺差回升至499.8亿美元,较4月的455.6亿美元有所扩大;5月外汇储备下降主要受估值效应影响,资本外流压力缓解;美国5月非农数据惨淡,美元走弱加息延后,人民币汇率短期稳定。
2.6.金融:货币融资下滑,经济增长承压
社融大幅减少。5月新增社会融资总量6599亿,同比少增达5763亿,环比少增911亿。其中对实体贷款新增9374亿,同比多增864亿;5月美元走强,企业继续调整负债结构,外币贷款减少524亿元,延续此前几个月的趋势。 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融资大幅减少,是本月社融下降的主要原因。
严厉监管票据融资,未贴现汇票供给骤停。表外融资中,新增委托贷款1566亿,新增信托贷款121亿,两项合计同比多增1558亿,但未贴现汇票剧减5066亿,同比少增6027亿,主因央行与银监会月初公布126号文严厉监管票据融资,要求坚持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得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掩盖信用风险,并禁止“票据中介”活动。严格的监管措施令银行承兑汇票供给骤然停滞,单月出现逾5000亿的净减少。
信用债违约影响持续,短端成本上升,债市情绪谨慎,企业债融资持续减少。5月新增企业债融资由4月的2096亿进一步降为减少397亿,同比少增2072亿,成为新增社融下降的另一主要原因。4月以来信用债违约事件增加,对债市影响持续,中短期融资成本有所上升,债市情绪整体谨慎,过剩产业债券发行困难。5月短融存量减少逾1200亿,企业债存量也小幅下降48亿。
信贷显著反弹。5月金融机构贷款增加9855亿,环比多增4299亿,同比多增847亿,主因居民中长贷持续高增。当月居民中长贷新增达5281亿,反映前期住宅销售高增的后续影响;非居民中长贷新增1825亿,环比多增2255亿,同比少增723亿,5月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制造业投资大幅放缓,基建投资独木难支,企业融资需求仍弱。
5月居民中长贷创新高,反映前期住宅销售高增的滞后影响。5月新增居民中长贷5281亿,同比多增3218亿,环比多增1001亿,创历史单月新增居民中长贷新高。居民中长贷主要为房贷,从房地产需求来看,5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和面积均较4月继续下降,但历史数据显示商品房销售到形成居民中长期贷款,约有1-2个月的滞后时间,5月居民中长贷反映前期商品住宅销量大增的滞后影响。预计6月以后居民中长贷将有所回落。
5月非居民中长贷反弹,但融资需求仍弱。5月新增非居民中长贷1825亿,环比多增2255亿,但同比少增723亿。一季度天量信贷对银行长期贷款储备项目的消耗仍有影响,同时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7.5%,制造业投资大幅下滑,房地产投资也继续回落,唯有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但独木难支,企业整体融资需求仍然疲弱。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贷款数据的扭曲弱化。5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5271亿,仅为4月发行量的一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信贷数据的扭曲效应大幅减弱,5月贷款数据更接近企业实际融资需求。同时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也较4月显著下降。
M2持续下降,M1屡创新高。5月M2由上月12.8%持续回落至11.8%,主因基期M2高增的影响。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3万亿,环比多增近万亿,但同比少增1.4万亿;其中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少增1.44万亿,显示去年同期央行为稳定金融市场进行被动投放令基期数据高增,这也成为本月M2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由于去年7月央行也曾出于稳定金融市场的需要实施大规模被动投放,因此M2增速回落的趋势或至少持续至今年7月。
5月M1同比增速继续上升至23.7%,再创历史新高,主因新增企业存款反弹至5415亿,环比多增3240亿,显示前期天量信贷投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存款“活期化”仍在持续。
经济下行风险增加。5月信贷依然高增,居民房贷成为信贷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企业融资需求疲弱,意味着5月投资增速的大幅下滑并非偶然现象,而社融的大幅下降也意味着未来经济下行风险增加。
货币政策维持稳健。5月CPI虽短期回落,但通胀上行风险未消。国际收支方面,近期英国退欧风险升温,推动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5月贸易顺差有所扩大,部分对冲外储减少压力,但进口数据显示资本外流风险仍存。总体来看,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有限,近期仍将维持稳健。
2.7. 财政:收入降支出升,积极财政待加码
5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7.3%。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61亿元,同比增长7.3%,相比上月回落7.1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69亿元,同比由正转负至-2.2%,主因进口环节税收、车辆购置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减收较多,以及部分地区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后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892亿元,增速比上月回落6.4个百分点,但继续保持在18.3%高位,主因各地营业税清缴增收和部分地区地产市场回暖带动相关税收增长。
主要收入项目中,清缴增收、申报期提前令营业税保持高增长,个人所得税增速也接近30%,国内消费税同比基本持平,部分汇算清缴上年度企业所得税延后入库令企业所得税增速转负,原油、煤炭价格同比下降令资源税继续大幅负增。5月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3252亿元,同比增长8.3%,较4月回落9.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2209亿元,同比增长1.8%。
5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至17.6%。其中中央支出增速由正转负至-4.6%,主因去年同月基数较高;地方支出增速则大幅飙升至23.3%,稳增长力度回升。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61亿元,同比增长17.6%,相比上月回升13.1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574亿元,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4.6%,主要是去年同月基数较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87亿元,同比增长23.3%,相比上月回升20.6个百分点。
从各分项来看,前5月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增长29%,领跑其它各项目,城乡社区(26.5%)、资源勘探(22.3%)、医疗卫生(21.2%)支出增速也都在20%以上,债务付息支出增速高达19.4%。
前5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14768亿元,同比增速回升至6.2%;基金支出11988亿元,同比收窄至-7.1%。分中央和地方看,前5月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0.7%;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13311亿元,同比增长6.9%,相比前4月均有回升。主因是地产市场火爆带动土地出让收入回升,前5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694亿元,同比增速回升至8.3%,仅5月份就高增21.4%。
积极财政仍待加码。5月财政收入增速回落,指向政策性减收效应显现,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而支出增速虽较上月回升,但前5月增速仅13.6%。而5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大幅下滑,近期财政部表态政府可加杠杆,意味着经济下行承压,积极财政仍待加码。
三、政策:推进简政放权,降低企业成本
本周(2016年06月13日-2016年06月19日)值得关注的政策事件:
1)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波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离京对塞尔维亚等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合峰会;
2)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向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致贺信;
3)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发改委发布《关于垄断协议豁免一般性条件和程序的指南(征求意见稿)》和《退耕还林还草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部署涉企收费检查着力推动“降成本”,和交通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提质增效提升供给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就深港通最新进展情况、MSCI明晟公司宣布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等答记者问;财政部、国土部联合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政策观点:推进简政放权,降低企业成本
推进简政放权。总理李克强6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宣布失效一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不利于办事创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性文件,以推进简政放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经济发展。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宣布失效489件国务院文件的基础上,经严格审核,再宣布失效并停止执行506件国务院文件,具体包括:一是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或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二是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严重束缚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三是设立的审批事项已取消或下放,或不同文件对同一事项重复要求、规定不一致的。会议要求,要做好政策衔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防止出现“空档”。
降低企业成本。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还部署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降低企业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会议确定,一是清理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中需缴纳的各类保证金。除保留依法依规设立的农民工工资、投标、履约、工程质量4项保证金外,其他保证金一律取消。已收取的要于今年底前退还。二是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在工程建设领域新设保证金项目。推进保证金信息公开,建立举报查处机制。三是转变保证金缴纳方式。对保留的保证金,建筑业企业可以银行保函方式缴纳。收取单位要严格按规定按时返还。四要规范保证金管理。对工程质量保证金的预留比例上限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在工程项目竣工前已缴纳履约保证金的,建设单位不得同时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行差异化缴存办法,一定时期内未发生工资拖欠的企业可予减免,对拖欠工资的企业要提高缴存比例。
实施交通工程。上周发改委和交通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提质增效提升供给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十三五”期间,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同时,围绕综合枢纽衔接、城际交通建设、推广联程联运、发展智能交通、提升快递服务、支撑服务消费、绿色安全发展等7个方面,实施28类重大工程。到2020年,形成内涵更丰富、层次更多样、服务更优质、管理更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延迟退休或出台。按照人社部的计划,2017年将出台延迟退休方案,而2022年将正式实施延迟退休。媒体报道,今年底延迟退休初步方案将会出台,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参与方案讨论人士透露,第一批退休者延迟退休的期限或将在3至4个月之间。
想了解更多财经相关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环球老虎财经【laohucaijing01】,每日为您解读财经实时热点。
版权申明:本文由作者授权或独家投稿给环球老虎财经发表,并经环球老虎财经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环球老虎财经)及本页链接。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